2016年04月19日15:49 來源:創聯室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韓正同志“深化改革,多措并舉,激勵創作,鼓勵演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扎扎實實把上海文藝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的指示,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市文聯、市作協共同主辦的2016年上海市文學創作精品創作會議,于4月18日在上海圖書館召開。
會議重點總結回顧了2015年以及近年來上海文學創作工作。2015年對上海文學界來說是繁花似錦的豐收之年。上海作家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了一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尤其是反映上海城市進步和改革發展的現實題材創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階段性成果。具體表現為:一是屢獲大獎,驚喜不斷。僅最近3年,與文學相關的國家級獎項,上海作家均有斬獲:金宇澄的《繁華》先后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和茅盾文學獎;滕肖瀾、程德培、張新穎三位作家、評論家獲魯迅文學獎;秦文君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任溶溶、張潔獲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劇作家王麗萍獲“飛天獎”優秀編劇獎。二是創造力勃發,新作佳作頻出。不僅年輕作家, 許多文壇宿將也都有新作、佳作問世,創作進入新的活躍期。尤為可貴的是,不少著名作家大膽挑戰自我,在題材、樣式和寫作方法上求新求變,實現新的突破和超越。如王安憶創作長篇新作《匿名》,葉辛創作長篇歷史小說《圓圓魂》,趙麗宏跨界創作兩部兒童文學小說《童年河》和《漁童》。三是現實題材創作呈上升趨勢。無論數量還是質量,現實題材作品都呈現上升的趨勢,題材更接地氣,更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四是人才隊伍齊整,新生代成長迅速。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創作門類均衡、創作勢頭活躍、風格類型多元,規模在百人左右的上海青年作家方陣已經形成,且無論70、80后還是90后,無論傳統文學還是類型文學、網絡文學,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文學創作還是文學評論,都有代表人物和領軍人物,堪稱“上?,F象”,已引起全國文壇,特別是評論界的關注。
會議對2016年上海文學創作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要節點,加大重大文學創作選題策劃和扶持。樹立精品意識,結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催生更多觸及靈魂、震撼人心的現實題材力作。抓住上海群團改革的契機,著力營造尊重善待文學人才的良好創作環境。加大陣地建設,促進老品牌新平臺融合發展,深入研究新的時代環境下,文學發展、傳播方式和作家需求的變化,積極探索服務手段和方式方法的創新。關懷各類文學人才,加大青年文學人才梯隊建設。促進對外文學交流,推動更多上海作家和作品“走出去”。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胡勁軍發表講話。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汪瀾介紹上海文學創作和隊伍現狀。市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運主持會議。金宇澄、程永新、滕肖瀾、傅 星、張定浩、謝 錦、路 內、秦文君、蔡 駿、王小磊、許平等作家、編輯和基層文學工作代表作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