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培訓研討專題
2016年04月30日20:16 來源:上海作家網 作者:云文學網 點擊: 次
在滬中國作協會員及文藝骨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第一期培訓研討班于4月24日至4月26日在上海奉賢舉辦。此次培訓研討班由中國作協主辦,上海作協承辦,是在滬中國作協會員和文藝骨干的第一期培訓班,也是中國作協系統第一個由地方作協承辦的培訓班。上海文學工作者近百人參加此次培訓研討。
為期3天的培訓研討班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參加培訓研討的既有年近八旬的老作家,也有80后、90后年輕作家;既有傳統作家,也有網絡作家;既有文學寫作者,也有文學評論家和文學工作者。通過集中授課、分組討論、參觀學習、自行閱讀等多種方式,大家學習講話原文、領會講話原意、悟透講話原理,總結經驗,交流體會,進一步落實講話精神,深化文學界的自省意識,營造更加活躍的文學氛圍。
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汪瀾在開班式上做了動員講話。在集中授課環節,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胡勁軍、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著名評論家白燁做了輔導報告。講話、報告深入理解挖掘了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內在實質,信息量大,知識點密集,幫助學員加深了對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的理解。
汪瀾書記希望上海的文學工作者充分認識此次培訓活動的重要意義,努力把握培訓活動的目標要求,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確保學有所獲。胡勁軍副部長以“把上海文藝工作提高到一個新境界”為主題,介紹了一年多來上海文藝界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的主要情況,從“一條主線、十一個方面”,深入闡發了 “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希望文學工作者們深刻理解講話核心內容,切實把握文藝創作切入點和突破口,圍繞大局、服務大局、配合大局,堅持靈魂性、人民性、導向性、開放性、創新性,五性統一做好上海文藝工作。何建明副主席結合自己文學創作,給與會文學工作者授課。他用生動的語言闡釋了“當代作家的素質”,認為作家要有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社會責任意識和作家情懷,提高當代作家素質勢在必行。白燁將《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與《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內在精神關系做了梳理,結合當代文學,特別是新時期文學的發展歷程,深入解讀了講話的主要精神內涵,并分析了中國文學未來發展可能性。
在分組討論環節,學員們圍繞文藝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創作無愧時代作品,推動文藝走向高峰;堅守藝術理想,提高藝術學養涵養修養,爭當德藝雙馨文藝名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文藝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和新價值觀進程中的作用;發揮文藝批評積極作用等七個研討主題精心準備,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發表了很多真知灼見。
翻譯家朱振武認為要把中國文化經典原汁原味地譯出去,要取法乎上,學人新己,要摒棄唯洋唯俗習慣,從翻譯到創作再到批評都應多幾分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覺。詩人田永昌講述了上海的老作家峻青深入生活,以人民為師,為人民寫作,從而深受人民愛戴的生動事例,希望大家發揚老一輩作家的優良傳統,到生活中去,為人民而寫作。青年作家王萌萌說對于寫作者而言,生活體驗給予的創作基礎和激情與靈感非常重要,要堅持“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一原則。
大家表示這樣的討論深入而富有成效,思想上有了很大收獲,認識上有了新的提高。
學員們還參觀了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和國際文化貿易基地,對上海積極推進文化文藝領域的改革創新,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嘗試新成果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此次培訓班引導上海廣大作家、評論家、文學工作者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學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深入人心,進一步增強價值觀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持樹立精品意識,創作出更多凸顯上海特色、體現上海特點、觸及靈魂、震撼人心的好作品。推動上海文學創作從“高原”到“高峰”,為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