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3日13:46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日前,《收獲》雜志與“贊賞”IP平臺共同開發(fā)推出寫作出版社區(qū)“行距”App。《收獲》主編程永新把這個互聯網空間形容為“《收獲》園林”,除了在線接受投稿,還嘗試直接把一些作品輸送到影視公司,使這個平臺在一定意義上成為劇本工廠。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收獲》的新媒體開拓釋放出信號:作家的版權增值,需要編輯、運營、公關、法務等專業(yè)服務,越來越細分、多元的版權市場,對老牌文學編輯轉型提出新的挑戰(zhàn),也呼喚更多專業(yè)文學經紀人的誕生。
“只要能夠跟我們這個平臺簽約,出版社、紙質媒體都可以到園林來選稿,讓年輕人才華被更多人看到?!背逃佬抡f,雜志社多年來碰到很多好苗子,但囿于版面無暇顧及,有了這個平臺,好苗子可以得到定點培養(yǎng)和交流,乃至后續(xù)的版權代理開發(fā)。
30年前給導演張藝謀、姜文“首看權”,《收獲》幾乎義務牽線
“《收獲》首發(fā)的小說拍成影視作品的,應該有上百部?!背逃佬抡f,去年口碑上佳的電影《烈日灼心》正是根據須一瓜發(fā)表在《收獲》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改編而成。只是此前,小說與影視再怎么牽手,《收獲》編輯部都幾乎只是義務勞動,僅限于牽線搭橋。
上世紀80年代后期,《收獲》曾推出青年作家專號,這批初出茅廬的年輕作家后來成長為中國文學的中堅力量,影視界也拋來了橄欖枝。程永新回憶說,1988年張藝謀帶著 《紅高粱》 去柏林參加電影節(jié),路過上海,請編輯部看了一場電影?!爱敃r張藝謀已和《收獲》簽了協(xié)議,一年支付一兩萬元,獲得雜志‘首看權’。每期雜志清樣出來后,郵寄一份給他,雜志還沒上市,他就有時間決定哪篇作品想要簽下來。”于是,余華小說《活著》、蘇童《妻妾成群》走進了張藝謀的鏡頭,變成了電影《活著》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當時,張藝謀還簽了格非的小說《迷舟》,但沒拍成。
后來,姜文聽說有這個辦法,也要求雜志“首看權”,王朔《動物兇猛》被他相中,改編成《陽光燦爛的日子》。
“這么多年來,很多影視機構和一些導演的文學團隊都訂閱了《收獲》,但以前那種近乎義務牽線的情況,已經不適應現有的市場環(huán)境了。”“贊賞”IP平臺首席執(zhí)行官陳序說,如今國內外不少雜志、出版社紛紛開展IP開發(fā),“行距”也將從投稿平臺、作品集成延伸出去,進駐影視機構等合作方,篩選出合適的原創(chuàng)作品,進行優(yōu)質原創(chuàng)文學IP開發(fā)合作,搭建影視劇本工廠和新人比賽。
有業(yè)內人士談到,文學經紀人在歐美國家發(fā)展相對成熟,超半成作家都有自己的經紀人,后者接受作家委托,盡可能開發(fā)作品最大的權益,并從中收取傭金。
據悉,不止《收獲》,許多制片人對《萌芽》執(zhí)行主編傅星說,《萌芽》就是一座金礦。夏茗悠校園小說《八分鐘溫暖》,那多懸幻小說《幽靈旗》《亡者永生》,王若虛青春小說《尾巴》《我們居然回去了》都出讓了影視版權;金國棟、張曉晗、八月長安、馬廣的一些作品也在洽談中。
嘗到資本運作“甜頭”后,文學IP需要專業(yè)細分的版權代理
在原創(chuàng)為王、IP為王的互聯網時代,開拓出一條通往劇本工廠的道路面臨哪些難題? 華錄百納副總裁陳佳勇告訴記者,在資本的催化下,文學IP開發(fā)上的細分程度,已經遠遠超出傳統(tǒng)認知范疇。“比如,一部成熟的網絡作品,可以在數字、游戲、音頻、影視等領域開發(fā)出十多個版權品種,文本除了電腦網頁瀏覽閱讀,還有手機閱讀的無線版權;影視除了現有電視劇、電影開發(fā),還有專注于網絡傳播的網絡視頻;游戲則可細分為手游、網頁游戲、客戶端游戲等等?!彼劦?,在網絡文學IP大熱的當下,深入挖掘嚴肅文學的價值開拓,也是影視細分市場的需求。
在全國原創(chuàng)網絡文學市場中占據90%以上份額的閱文集團,已經形成了泛娛樂化IP全產業(yè)鏈運營,成功改編了《步步驚心》 《致青春》 《盜墓筆記》《裸婚時代》 等眾多作品。但在嘗試將明星網文價值最大化的過程中,依然會有一些版權官司糾紛,這些案例暴露了版權代理中依然存在的盲區(qū)。中國文字著作權協(xié)會總干事張洪波說,如今文學作品的版權價值越來越重要,一部小說所涉及的版權協(xié)議條款日益復雜,小說的影視版權、話劇版權、數字版權等等都讓作家極為頭疼,這些都需要專業(yè)的經紀人幫其處理。而通過文學經紀機構精準市場分析定位,讓作家實現更高的品牌價值,是未來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