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6日14:43 來源:組織人事室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這一構想已經引起了國內和相關國家、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共鳴。到底什么是“一路一帶”?“一路一帶”與國家戰略究竟有何關系?為了解答這些疑惑,6月15日,作協特別邀請了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副教授李磊博士在作協大廳為作協干部職工作了“從歷史角度看‘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專題講座。
李磊博士從漢朝張騫出使西域講起,結合有關圖片,由兩漢到唐到宋到元,中國人的足跡及于中亞里海一帶。隨著他的娓娓道來,大家對陸上絲綢之路在中國歷朝歷代的歷史演變和經商貿易及國防安全等的重要作用有了直觀的認識和清晰的了解。接著,李磊博士又從唐以后中國的發展中心開始向南向沿海遷移,陸續有中國人在南洋一帶活動定居開始,南海的歷史脈絡由此開端,到鄭和下西洋,沿途建港口、通貿易,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使中國的影響力最遠到達非洲。可惜的是明嘉靖之后到清朝,禁海等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國逐漸步入到積貧積弱的境地。直到新中國的誕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中華民族才重新開始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當大家從歷史的沉浸中漸漸回過神來后,對李磊博士的精彩演講報以熱烈的掌聲。
作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孫甘露作了結束語,他說,習總書記所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從戰略意義上來說,“一帶一路”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空間。目前,全國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的講座活動,使作協全體黨員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有比較深刻和直觀的了解,增強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