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4日16:46 來源:思南讀書會 作者:思南讀書會 點擊: 次
從左至右為黃德海、程德培、弋舟
弋舟的作品,曾在《收獲》雜志文學(xué)排行榜的專家榜和讀者榜上同時被列為榜首,對于創(chuàng)作出如此罕見佳績的小說家,讀者們是懷著極大好奇心的。
4月15日下午的思南讀書會第172期現(xiàn)場,弋舟帶著新作《丙申故事集》,與程德培、黃德海兩位評論家一同探討寫作心得。側(cè)耳聲音團隊成員何卿現(xiàn)場朗誦《丙申故事集》片段。
何卿朗誦
小說就是世俗生活
“小說是伴隨著世俗生活興起的,其本質(zhì)就是世俗的。”黃德海指出,自古以來就有“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文的形式衰落以后,詩、詞、小說承擔(dān)了越來越多“文以載道”的功能。這里的“詩”,不僅是寫詩歌,還有詩意。現(xiàn)在的小說正好在兩者之間掙扎,一個要回到詩歌的地位,另一個要在敘事和世俗之間建立關(guān)系。
程德培則非常警惕像詩歌一樣的小說,因為這與其美學(xué)觀不符。他認為小說誕生的目的正是反對詩歌、取代詩歌。
“中國是一個詩歌大國,不談詩歌如同不懂美學(xué),所以很多作家就把小說寫得像詩一樣,一旦小說不像詩歌了,作家便要承受極大的批評壓力。”
程德培
他詳細分析了弋舟的《丙申故事集》,認為第一篇小說《隨園》寫得像詩歌,以意象取勝,把時間的寬度和空間感拉得非常寬廣,看似沒有止境,卻又非常集中。而最后一篇《但求杯水》倒是有點像小說了,追求敘事,離詩歌遠了一點,很平常,就像生活一樣。程德培表示,他既喜歡第一篇的詩性,又欣賞最后一篇的敘事性,這種寫作風(fēng)格的轉(zhuǎn)換是有風(fēng)險的,但效果非常之好。
弋舟認為書里隱含了他對小說的認識,乃至對生活的認識。五個短篇在氣質(zhì)上有巨大的差異,他很認同程德培的分析,第一篇有詩意的追求,最后一篇更像生活本身。這種首尾呼應(yīng),恰恰落實了弋舟作為小說家的私人意念,記錄了這一年來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有時接受命運的安排,有時想要飛躍,如同詩歌和小說的關(guān)系,但最終還是要還原到生命本身,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的事實。”
生活經(jīng)驗與寫作意象
在對談中,弋舟拋出了“一手生活”和“二手生活”的概念。
前者有著豐富的生活歷程,有著活生生的、親見的故事,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經(jīng)驗、顛簸的命運、復(fù)雜的情感轉(zhuǎn)化在歷史時代里進行創(chuàng)作。而后者的生活資源是相對貧乏和單純的,沒有那種熱鬧的你來我往,在寫作中更依賴于對世界的想象。
弋舟自詡過著“二手生活”,其寫作更多是基于想象,這有可能導(dǎo)致其寫作對意象的依賴,對隱喻的依賴,對預(yù)言的依賴。由此,弋舟也被前輩調(diào)侃成一個“通過意識來觀察世界的人”。
弋舟
但弋舟又表示,這兩種生活其實是沒有優(yōu)劣的,只是作家的個體差異而已。“一手生活”的作家也有充沛的想象力,“二手生活”的作家長期沉浸在自己所觀察到的世界里,也不會影響他成為一個杰出的作家,如博爾赫斯。
程德培直言不贊同弋舟的分類,他感覺弋舟更像書齋里面的小說家,像精神診所里面的小說家。
黃德海則聯(lián)想到榮格所說的,一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雌雄同體,“我們每個人都是雌雄同體,我們能夠在個體中走多遠,決定了我們精神生活的水平……弋舟是一個有才華的小說家。“
重逢準確的事實
在談到小說寫作的過程時,弋舟概括道,就是要把心中很多堅固的東西“猶豫化”。
“作為小說家,要去理解別人的愿望,但在對世界越來越?jīng)]有把握時,在我們的知識已經(jīng)非常豐沛時,就需要直覺,需要回到原始的本能,說不定會帶給我們新的方向,新的路徑,新的解決方法,乃至新的藝術(shù),這也是‘重逢準確的事實’中的應(yīng)有之意。當(dāng)你感到有點不知所云的時候,不妨模糊一下自己的概念,打破世俗生活中所制定的標準,可能這就是小說家的工作方式。把小說轉(zhuǎn)化成一個通俗的藝術(shù),有俗情,有理解,有情誼,希望讀者能夠從中讀到自己。”
讓程德培驚詫的是弋舟小說里的“羞恥感”。羞恥是對事后的一種反映,是人區(qū)別于非人類的一個重要情感。“我們需要反省自己,需要通過自身和他人的聯(lián)系來表達這種情感。弋舟小說中有很多形而上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是小說中的哲學(xué)家。”
黃德海感慨道,大家每天都在經(jīng)歷這種生活而不自知,是小說點亮了生活中的某一段。在小說中閱讀自己,等于在精神中把自己又清洗了一遍,煥然一新,“所有好小說都是對我們?nèi)粘I畹那逑矗ㄟ^一個人的敏感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生活細節(jié),對我們以后的態(tài)度有點輕微地調(diào)整,這是一點點善意,弋舟在他寫的日常生活里滲透著善意,這也是《丙申故事集》所起到的作用。”
黃德海
《丙申故事集》的責(zé)編王蘇辛也在活動現(xiàn)場,并對此補充道:“弋舟的小說,能夠使我們看到自身的處境,并逐漸接近未來。讓讀者明白生活的價值,不管這種價值是被認同的,還是不被認同的,或是讓你感覺不舒服的,其過程本身就是讓你與生活中的事實相遇,讓你反思。用小說人物敘述的方式,把一個閱讀者的心情,一個閱讀者的思考,甚至一個閱讀者無比復(fù)雜的心緒全部都安慰了一遍,體現(xiàn)了作家的價值所在。”
王蘇辛
最后,黃德海以小說中的一個詞“戲仿”作為結(jié)束語:“樂觀是對悲觀的戲仿,憂愁是對歡樂的戲仿,愛是對悲傷的戲仿,小說是對庸俗的戲仿。一個普通人寫出了對庸俗生活的洞見,這個小說差不多就值得讀一讀了。讀小說是對我們庸俗生活的放假,讀弋舟的小說是一個精神的假期。”
思南讀書會NO.172
現(xiàn)場讀者
現(xiàn)場:李偉長
撰稿:岑 玥
攝影:遲 惠
杜湘濤
編輯:黃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