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6日15:11 來源:中華讀書報 作者:舒心 點擊: 次
2014年6月26日 06:12
記者從路遙文學獎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路遙文學獎第二次評審公告公布,作家劉慶邦描寫當今鄉村政治生活的長篇小說《黃泥地》勝出。
“我很敬重路遙。我們是同代人,有差不多的經歷,他的作品我看了很多。評獎是一種批評、評價、推廣的方式,如果跟這個獎聯系起來,可以更好實現文本的閱讀價值。”6月23日,作家劉慶邦在接受讀書報采訪時表示,此前他也聽說路遙文學獎的爭議,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第二次評審中勝出。
路遙文學獎秘書長蕭夏林告訴讀書報,路遙文學獎評審過程非常艱苦,他們訂閱了所有發表長篇小說的刊物,盡量不遺漏任何優秀作品。“我們只能做好最基礎的工作,扎扎實實看作品,在保持公正上做了最大努力。”蕭夏林說,爭議中的路遙文學獎必須嚴格評審,才能可持續發展。在審讀過的作品中,劉慶邦的《黃泥地》是目前寫農村寫中國最好的長篇小說。
據悉,“路遙文學獎”自2013年1月8日啟動,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及路遙文學研究6個獎項。首屆獎金數額初定為100萬元。他們評定2014年3月至5月國內期刊發表的長篇小說有36部,符合評審條件的有24部。引起一審評委關注的是劉慶邦的《黃泥地》、季棟梁的《上莊記》、尹學蕓的《起起芽開花》、劉心武的《飄窗》、劉醒龍的《蟠虺》、程青的《天使》、寧肯的《三個人的三重奏》、葉彌的《風流圖卷》、何存中的《遍地青禾》等15部小說。
一審公告之后,路遙文學獎第一次公告入選的作品《女紅》的作者程小瑩提出抗議,路遙文學獎未經官方批準,也未經他同意。蕭夏林說,路遙文學獎評是獨立自主的民間文學獎,面向所有作品,不需要作者同意。富有戲劇性的是,當路遙文學獎國際研究中心公布一審結果后,出版方又寄來程小瑩作品,希望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