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米沃什:時代余燼中的自我探索

2024年12月10日14:00 來源:思南讀書會 作者:思南讀書會 點擊:

從左至右為胡桑、張定浩

撰稿:周欣怡

6月10日下午,譯者胡桑、評論家張定浩做客思南讀書會418期,圍繞米沃什的作品及生平經(jīng)歷,與讀者分享他們的閱讀體驗,反思個人與時代的關系。

超越時代的對話

米沃什一生跌宕起伏,曾輾轉立陶宛、波蘭,法國,再到美國,最后榮歸波蘭克拉科夫,于1980年獲得貝爾文學獎。胡桑談到,米沃什出生于1911年,2004年去世,經(jīng)歷過二十世紀的所有大事件,所以他的文學書寫與時代有著密切關聯(lián),“他的個人經(jīng)驗和時代生活在創(chuàng)作中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經(jīng)驗。他的書寫積極面向歷史,忠實于對歷史的反思以及時代中個體飄搖不定的獨特經(jīng)驗。”

作為《舊金山海灣景象》的譯者,胡桑認為,這本書是米沃什的創(chuàng)作走向巔峰期的準備。這是米沃什的第三本隨筆集,他在書中安頓了自己在動蕩歷史中的個人心靈,同時也對時代危機作出回應。其中,充滿了危機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反應,也充滿了睿智的判斷與思想的挑戰(zhàn)。

胡桑

胡桑說:“書中的句子充滿內(nèi)在張力,尤其是句和句之間,這句在贊美年輕人,下一句開始批評年輕人,這句在批評歐洲,下一句開始思念歐洲。作者不斷地讓觀點不要走向極端或者確定,而走向不確定或者是矛盾,正如文德勒的評價,‘他的語言充滿著生活的矛盾。’生活的矛盾也是歷史的矛盾和個人經(jīng)驗的矛盾。他不想讓語言變得非常清晰,但在這樣的混雜中,這本書又有一種魅力,作者的姿態(tài)不是在個人的日常情緒中迷茫摸索,而是站得很高,站在文明的角度俯視曾經(jīng)的歐洲和現(xiàn)在的美國,這是一種超越性的態(tài)度。他好像也在試圖與未來對話,為我們這個時代提供一些可能的思考。”

張定浩談到,由于歷史的相似性,中國讀者對于米沃什甚至整個波蘭文學有一種天然親近感。在他看來,米沃什的古典修養(yǎng)極好,這也是他寫作的強大后盾,“對于米沃什來講,古典主義不是所謂復古的東西,不是用來對抗現(xiàn)代的工具。在他的生命中,曾經(jīng)目睹所謂主義的消失或者主義從高峰的掉落,他思考的是在余燼中慢慢地升起什么樣的自我。”

張定浩

胡桑認為,米沃什的詩歌具有世界的視野。與好友赫伯特相比,米沃什的詩歌具有散文化的特點,更接近于真實生活中的聲音。他在經(jīng)驗化的鋪陳里動用了大量的悖謬,還有個人通往時代經(jīng)驗的跳躍性。他雖然寫的是日常經(jīng)驗片段,但是其中對于時代的思考又非常深入,“他有一種超越個人經(jīng)驗、走向銀河般浩大空間的能力,而不只是經(jīng)驗化的個人陳述。”

用語言突破時代的蠶繭

張定浩談到,米沃什一直反對在詩歌中運用大量隱喻或者纏繞句法,他講究的是樸素的表達,以此面對所有的復雜性。比如《愛》一詩中的“鳥和樹會對他說:朋友”,“他用簡單的語言重新講述每個人擁有過的經(jīng)驗,但那個經(jīng)驗會比每個人想象的更加深刻。”

現(xiàn)場讀者

“好的詩歌就是講述不可講述的東西,不可講述的東西講述出來就會遭遇到簡化,如何避免簡化,又能夠把復雜的東西傳遞出來,這就是詞語的力量。每個時代都被獨有的蠶繭包圍,好的詩人能夠用正確的語言突破蠶繭。”張定浩說。

作為這首詩的譯者,胡桑談到,這首詩可以指引愛情中的方向,即在愛之中需要敞開性,同時這種敞開性不是簡單的自我與他人的關系,而有一種更神秘的力量在作用。不僅是這首詩歌,米沃什的作品中呈現(xiàn)出與一般經(jīng)驗主義的差異,有一種對神秘力量的尊敬,“一方面,永遠肉身在場,另一方面,又不斷召喚自己曾經(jīng)的信仰和經(jīng)驗,與當下動蕩不安的現(xiàn)實對話。”

現(xiàn)場讀者

胡桑認為,不同于詩歌,米沃什的散文簡潔而雄辯。他的散文經(jīng)常源于個人經(jīng)驗,使得他的寫作在開放性中仍有一個扎實內(nèi)核,“這種力量不是通過繁瑣細致細膩來完成的,而是通過不斷收回、不斷質疑自我來實現(xiàn),讓語言沒有一個明確的終點。” 

張定浩將這種自我質疑比喻為“馬車上的顛簸”,頑固的想法像結石一般不斷被震碎,“這樣思考問題的方式不是急于下判斷,也不是急于說服別人,而是自己跟自己較勁。”

意義來自于他處

胡桑談到,在《舊金山海灣景象》的《移民》一文中,米沃什表達了自己對于歐洲與美國的復雜心態(tài)。受到加繆的影響,他常常覺得是一個局外人。在歐洲生活時因民族的封閉性而無法融入,所以前往美國,欣賞美國的包容和開放。但在美國,他又覺得歐洲的古典資源是一種教養(yǎng),而美國又是一個欲望國家,讓人陷入價值的虛無中。

讀者提問

在米沃什看來,肉身是存在的根本。世界的邊界是皮膚的邊界,皮膚的邊界決定了人的存在。在這個意義上,他通過皮膚的邊界站在美國,這種在場同時激活了他的歐洲記憶,這兩種經(jīng)驗共同組成了這本《舊金山海灣景象》。整本書縈繞著現(xiàn)實和回憶,縈繞著希望和絕望。

張定浩認為,與加繆類似,面對傷害,米沃什經(jīng)常呈現(xiàn)出某種美和善。他的創(chuàng)作與中國詩歌、日本俳句具有相似性,作者在作品中成為中介性的客體,所有的時代經(jīng)驗都在作者這里經(jīng)過,碰撞出不同的聲音,“好的詩歌帶給我們超越簡單的沮喪和埋怨的心態(tài),這是詩歌的力量所在。”正如米沃什的座右銘所說,“我們走在地獄的屋頂,凝望著花朵。”這種精神力量很強大,不管生活的時代如何,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視線,選擇“凝望花朵”而不是“凝望深淵”。這與外在無關,完全在于自身。

嘉賓為讀者簽名

胡桑談到,米沃什一直想解決的是人為什么活著,“他提供了新的路線。如果總是向自我尋找意義,你找到的就是一片空無。意義來自于他人或者他處,當你敞開自我,意義會走向你,才能看見眼前有一個開闊世界。”

胡桑說:“米沃什曾多次提到,我們這個世界不知道美德為何物。在他理解中,美德是由抑制和放棄所構成。一方面是抑制過于強烈的欲望,或者對他人不公平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是放棄,學會放棄有些東西,不執(zhí)著于它,尤其是這個時代的律令。”米沃什為美國當時的混亂虛無提供出路,也傳達了可供參考的價值觀念,“這種出路可能是當代生活的出路之一,抵制混亂、迷狂、網(wǎng)絡狂歡,來走向謙遜、敞開、追求幸福的、與他人聯(lián)結的狀態(tài)。”

張定浩表示贊同,他認為過于強烈的主體性無法承擔幸福的重擔,只有在有限里意識到無限,把自己融入到無限當中,才能感受到幸福。

思南讀書會NO.418

現(xiàn)場:王若虛

撰稿:周欣怡

改稿:陳  思

攝影:隋  文

編輯:鄒應菊

上海作家協(xié)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lián)系電話:086-021-54039771
33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高大丰满freesex|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第一页|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老司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曰批视频免费40分钟试看天天|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 国产免费人人看大香伊| 草草影院第一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 欧美线在线精品观看视频|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色www视频永久免费男的天堂|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豆奶视频最新官网| 国产线路中文字幕| 99在线视频免费|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 | 天天看片天天操| 丁香伊人五月综合激激激| 无套内射视频囯产|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明星换脸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很黄很黄的网站免费的|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晓青老师的丝袜系列|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天堂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