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4日09:44 來源:《文匯報》 作者:陳熙涵 點擊: 次
8月13日上午9時,2014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今年書展遇到難得的好天氣,上午29℃的氣溫帶來了比往年更高的人氣。
雖然不帶包不需要安檢,但仍有人拖著行李箱前來。一位拖著箱子的讀者說,自己每年書展第一天都會一早趕來,直到把行李箱裝滿了才會回去。
書展首日早晨,照例沒有剪彩,沒有致辭,沒有安排開幕式環(huán)節(jié)。9點一過,讀者蜂擁而入,世紀出版館中心位置的主題陳設(shè)廣受好評,一本本模型書堆出通往蒼穹的書梯,云頂一盞閱讀用的臺燈,投下溫暖的光環(huán)。
“11歲”的上海書展在讀者心中扎下的根已經(jīng)很深很深。記者在現(xiàn)場遇到70歲的老阿姨林寶芝,她說,退休后兒子知道她愛書,為她購置了一萬多元的藏書,不缺書看的她之所以每年都來上海書展,是因為喜歡這里的氛圍。通過放大鏡在報紙上查找各種活動和講座信息,然后精心排出書展“攻略”,這是林寶芝每年必做的“功課”。她還經(jīng)常給書展提建議,希望書展越辦越好。她回憶說,有一次參加一個論壇,但事先不知道需要憑票入場,看到許多讀者像她一樣被拒之門外,林寶芝找到了書展團隊,并將意見提了上去,“他們很客氣地接受我批評,今年就有了具體的進步,活動表上既標注了取票方式,也提示了微信報名的平臺。”林寶芝心有感慨:“這些年,上海書展總是和讀者在一起成長。”
據(jù)悉,為感謝像林寶芝這樣的忠實讀者,書展組委會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贈票回饋老讀者。今年,林寶芝收到了組委會贈送的6張入場券。她說,“我要把票分送給周圍的‘老伙伴’們,讓她們也來感受書展的氛圍、享受書展的樂趣。”
對于這些年書展的變化,林老太如數(shù)家珍,“相比從前作家們到書展來悶頭簽售的情況,這兩年作家們顯然更樂意分享,坐下悶頭簽書,簽完馬上走的少了。其實,大家來書展不僅僅為了收獲幾本書,也想更多地和作者面對面交流。”
據(jù)統(tǒng)計,今年上海書展精心策劃了近700場主題講座、讀者交流會、藝術(shù)展演等活動。書展首日多個活動人氣爆棚,這邊廂復(fù)旦大學(xué)三位著名教授汪涌豪、陳思和、張汝倫正在召喚人文精神的垂顧,那邊著名媒體人、《杜拉拉升職記》制片人金維一正和主持人駱新談?wù)摗靶新玫钠娕c偏見的旅行”。多個具有文化內(nèi)涵的文學(xué)活動在書展分會場思南文學(xué)之家、上海圖書館、科學(xué)會堂、長寧圖書館同步開啟。中科院院士、海洋地質(zhì)學(xué)家汪品先教授,在科學(xué)會堂開啟了今年書展新增單元“科學(xué)大講堂”的首講,青年學(xué)者毛尖,旅美作家黃運特和孫孟晉的對談“美國電影與文學(xué)中的華人形象”,讓思南文學(xué)之家擠得滿滿當當。正是上海書展這樣一個兼具文化與公益的大聚會,讓不同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都有了被滿足的可能。
據(jù)悉,今年書展將持續(xù)至8月19日,連開7天夜場,周五周六周日每天開至晚上10時,其余日期開至晚上9時。針對不同時段人群的不同需求,主辦方想盡辦法平衡日場與夜場的“文化分量”,“奧登詩選品讀會”、“15年鏡頭中的杜拉斯攝影展”等熱門活動,特意挪到了晚飯以后,“夜行”書展將成為這7天獨特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