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巴金誕辰110年

這個秋天,我們再走近巴金

2014年11月24日18:43 來源:文匯報 作者:吳越 點擊:

圖片說明:黃昏,武康路113號透出的燈光,令人感覺屋子的主人并沒有遠去。 1955年5月,巴金遷居武康路寓所。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從2011年12月開始,這一故居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陸杰攝)

 圖片說明:其樂融融的巴金一家1951年攝于上海復興公園。

圖片說明:上圖:存放在巴金故居中的老電唱機。

圖片說明:右圖:巴金生前收藏了十多臺收音機,這是一臺有著維尼小熊圖案的卡通造型收音機。

   

10月17日:逝世9周年 11月25日:誕辰110周年這個秋天,我們再走近巴金

又是初秋,10月17日是巴金遠行9周年的日子;11月25日是巴金誕辰110周年的日子。兩個日子比較接近。這幾天,一件蕭珊親手染色、巴金親手打過補丁的棉軍服,又被拿出來翻曬,準備在即將舉辦的誕辰紀念展上展出。就在這樣一個金色的秋日,讓我們再度走進巴金先生的世界。

“不搞追思會,就辦個展覽讓大家走近父親”

不久前的一個中午,記者在上海作協職工食堂偶遇《收獲》雜志社社長、巴金先生的女兒李小林。同一張飯桌上,就著簡單的工作午餐,言談之中,巴金先生親切的形象猶如在世。

“四川老人的那種味道蠻特別的,有個性,又很淡然,很多東西看得蠻透的,豁達,睿智,沒有太多欲望。包括沙汀、我爸那些文化老人。還有一點挺奇特的,他們再小離開家鄉,一輩子也是鄉音不改。”

是否會在巴金110周年誕辰的日子舉行一個追思會?李小林似乎被這問題嚇了一跳,趕緊擺手:“不不不,我們絕對不搞這種活動。我覺得追思毫無意義。隔了這么多年,大家都來說一通好話,沒意思。我爸一直說靠作品說話。”

這種低調是一貫的。巴金的子女幾乎從不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父親,也甚少在報端發表追思、追憶性質的文字。人們能看到的,是一年四季向公眾免費開放的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和每兩個月一期的《收獲》雜志。對文化品位和文學品質的堅守,也許就是巴老后人所選擇的紀念方式。

沉吟片刻,李小林說:“有心懷念巴老的讀者,可以去看看下個月的那個展覽。這次我們辦的是個綜合展,用那種比較現代的手法。讓大家走近我父親,讓大家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樣一個人。”

李小林所說的展覽,是11月22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的巴金110周年誕辰紀念展“巴金的世界”。主辦單位是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市作家協會和巴金故居。正如李小林所希望的那樣,展覽的宗旨在于讓更多的人走近巴金。上千件珍貴、有趣而鮮少露面的展品,如巴金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文具等,勾勒出這位文化老人樸素、日常的生活細節。

“機票、棉衣、收音機……回到歷史現場”

“這個展覽最大的不同在于展品的立體化、細節化,以及實物與文獻之間的互相關聯、映照。通過這些普通的票據、衣物、日用品,你可以回到歷史現場,感受他的內心世界。”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介紹說。

比如,一張1954年7月11日飛往莫斯科的機票。這是巴金應契訶夫紀念會邀請,參加契訶夫逝世50周年紀念會的一個小小“物證”,今天的人們看到60年前的機票,或許會覺得挺“羨慕”。這時候,再看一看巴金于啟程前寫給妻子蕭珊的信,就讓人“羨慕”不起來了。信中寫道:“這次我一個人走,連翻譯也不好帶……一個人去的確是個苦差使,而且得靠我這幾句洋涇浜俄文。”——不帶隨員,沒有翻譯,當時已50歲的中國作協副主席的巴金就靠著自學的幾句俄文,只身在莫斯科“闖蕩”了大半個月,放在今天,也是難以想象的。

又比如,那件褪色的棉服。抗美援朝期間,巴金兩次赴朝鮮戰場采訪,每次都待了大半年以上。在朝鮮的日子里,經常穿著這件下發的棉軍服。周立民說:“這件棉服伴隨巴老經歷著人生中一場意義重大的改變,那就是他從解放前較為單純的書齋生活跨入到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甚至戰斗生活之中。”回國后,巴金以朝鮮戰場上采訪到的素材寫出了中篇小說《團圓》,這部小說改編成了著名電影《英雄兒女》。“文革”期間下干校,蕭珊親手把這件棉軍服染成藏藍色,打進了巴金的行李。現在可以看到,已然褪色的棉衣上有幾塊補丁,針腳歪歪斜斜的地方,是巴金自己補上的。

還有五六臺不同品牌的收音機。“巴老對收音機很有興趣,收藏的收音機至少有十多臺。”周立民說,巴金的日記里經常可見收聽廣播的記錄。收聽廣播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他晚年住在華東醫院時。展覽上還可以看到巴金使用過的電唱機和大量的外語自修唱片。巴金終生在學外語方面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進入60年代之后,要么早晨起來,要么午休之后,總要跟著唱片學習俄語、德語、法語、世界語。“文革”后期他又開始學習日語。

“就在故居后面這片草坪上,請青年作家朗讀他們自己的作品”

李小林較為看重的另一個紀念活動,是11月10日將在巴金故居草坪上舉行的青年作家作品朗誦會。今年以來在《收獲》“青年作家專輯”上發表作品的70后、80后寫作者早早地接到了出席邀請。李小林說,就在故居后面這片草坪上,請青年作家朗讀他們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這樣的紀念方式比較好,比較親切一點是不是?文學總是需要新人來傳承,巴金作為《收獲》的老主編,辦刊宗旨就是多出人、多出作品。

李小林的愿望是,青年作家們趁這個相聚的機會,互相打量一下,各自在寫什么,寫得怎么樣,有什么共同的困惑,互相鼓勵起來。

1986年,巴金寫過一篇名為《致青年作家》的文章,其中寫道:

“有人困惑不解,為什么有這么多的青年對文學創作感到興趣?有人認為這可能只是一時的熱鬧,只是曇花一現,擔心后繼無人。我看這困惑、擔心都是多余的。我始終相信那句老話:生活培養作家。生活本身(不是別的)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要用自己的腦子指揮拿筆的手,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真實的感受。不要人云亦云,違背自己的良心,說自己不愿說的假話。”

《收獲》副主編鐘紅明說,對于今天的青年作家,重溫這些文字,一點都不過時。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7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国产| 国产在线激情视频| 69堂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yjsp妖精视频网站|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极端deepthroatvideo肠交|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 狠狠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劲爆欧美第一页|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深夜福利在线观看网站| 18分钟处破好疼哭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成全视频免费高清|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日韩a在线观看|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高潮videossex潮喷另类|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四虎最新紧急更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