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鳥藏》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終于孤身一人,活到了揭示真相的年紀(jì)。”老王子解釋,“揭示真相的年紀(jì)”實際上指到了能夠坦然面對失敗的年紀(jì)。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年少時的狂妄被沉穩(wěn)所替代。“每個人面對生活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成功是相對的,而失敗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老王子說。
項斯微從小說中讀出了人物的失敗意味,“老王子小說中確實有一個失敗者,好像是貫穿始終的。有些人剛一出場就感覺他會失敗,最終結(jié)局果然失敗了。”
老王子表示自己從小不太喜歡洋洋得意的人。“我很少遇到同類,無法將自己歸為任何一個群體,一直都是孤身一人。”這種孤獨感最集中地表現(xiàn)在小說《合唱》中。“那時候我恨不得到馬路上找一個卡車司機發(fā)生友誼,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我心里面有一個偉大的情懷,但是我生活當(dāng)中沒有一個朋友。”
“異己感”與“歸屬感”
項斯微談到,老王子的作品交織著荒誕與現(xiàn)實。在《鳥藏》中,主人公的母親在耳中滴入神秘異物后,性情大變,幾乎變成一只瘋狂而憤怒的鳥。二十五年后,醫(yī)生在母親腦中發(fā)現(xiàn)一只即將孵化的鳥蛋。主人公最終選擇離開城市生活,回到家人身邊。
老王子把現(xiàn)實中的傷痛情緒隱含其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