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戰士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刻上路”
今年年初,何建明因新冠疫情意外滯留上海。作為一名上海抗疫的見證者,他忠實地記錄下了上海從開展抗疫到取得成效的過程,沉浸式地觀察上海抗疫的獨到之處。在何建明看來,抗疫中的“上海表情”值得關注,“這個‘表情’既是我自己看到的,也是身處這座城市中每一個人的表情,更是中國表情的聚焦。”
《上海表情》首發于《中國作家》雜志2020年第5期,當時中國文壇鮮少出現抗疫一線的作品。此稿一出,便引起了編輯高偉的重視。在高偉看來,何建明是一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的作家。何建明在被迫滯留上海的60天內,以戰士的姿態投入文學寫作,拿出了響亮的作品。高偉感慨,“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戰斗,勇敢的戰士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刻上路。”
在高偉看來,何建明著眼于上海戰疫紀實,既是一次被動的選擇,也是一次完美的選擇。高偉談到,“上海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應對疫情的實力,給世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書中的大量細節和文學表述為歷史留下了珍貴的文學記憶,對歷史、對中國、對世界有著非常大的貢獻。”
敘事性與抒情性融合的“表情”再現
馬娜談到,不同于傳統紀實文學的客觀與冷靜,《上海表情》更多彰顯出作家主體性,是敘事性與抒情性的完美結合,這也成為了本書的創新之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