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原本活躍在鄉鎮之間的青年們漸漸在我們的主流視野里消失了,大量的小鎮青年涌向城市尋找機會 ……【詳情】
思南讀書會第190期邀請了四位來自鄉村的作家——趙志明、張敦、鄭在歡、魏思孝,由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林濰克擔任主持。嘉賓們從他們自身的成長環境談起,回望漸行漸遠的家鄉,探討了如何重塑小鎮青年生活等一系列創作經驗體會。
首先,主持林濰克向大家介紹了四位青年作家的最新作品:張敦《獸性大發的兔子》,魏思孝《小鎮憂郁青年的十八種死法》,趙志明《萬物停止生長時》以及鄭在歡《駐馬店傷心故事集》。
失落的小鎮青年:話語權的消逝
在時代洪流中被淹沒的小鎮青年,他們是如何慢慢失去自己的話語權的?
面對這個問題,趙志明略顯遺憾地告訴大家,曾經的鄉村生活不見了,那個環境一去不復返了。他的家鄉在常州,以前可以游泳的小河,現在河水發臭,堆積著生活垃圾。盡管這樣,趙志明還是樂觀地認為鄉村生活可以使人變得更加善良。他借用韓東的詩《溫柔的部分》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我有過寂寞的鄉村生活
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溫柔的部分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