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母親的生命史詩
彭學明不忌俗字,以“娘”為題,直白質樸地講述母親平凡卻堅韌的一生。彭學明認為“娘”是自己最有情感體會的字,較之現代化的“媽媽”和書面化的“母親”,“娘”是最接地氣的,“這個字就是一個‘女’加‘良’,天下的好女人就是娘。”
彭學明的母親因為貧窮而多次改嫁,在傳統封建的湘西鄉村忍辱負重地度過了一輩子。他深情地回憶:“母親流干了她所有的淚水養育我,熬干了所有的心血培育我,犧牲了所有的名譽保護我。”除了是生命的賜予者,母親還扮演著人生導師的角色。這樣一個來自底層的平凡母親,用自己樸素的人生哲學深刻地影響了子女。彭學明回憶自己少年去討好欺辱自己的人時,母親將他痛打一頓:“你骨頭軟了,我就把你的骨頭打硬起來。”對于自己工作上的待人接物,母親也常有提醒:“你現在拿的是一根針,以后拿的就是一塊金。軟泥巴插棍——越插越深。”
鐘紅明談到自己對書中母親的印象,初讀時這位“母親”是屬于作者自己的,讀罷全書后發現這位母親的形象經過沉淀后可以成為那些偉大母親的概括。她表示,這部作品被放在了一個大的時代變遷中書寫,使人們了解到湘西的文化傳統和那個時代的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楊揚認為,《娘》這部作品讓他想到同樣出身湘西的作家沈從文,《娘》的非虛構性不是 ……【詳情】